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

[TEFO]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第三卷邀稿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第三卷邀稿函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編輯:張秉權pkcheung@hkapa.edu、舒志義jshu@ouhk.edu.hk)於2010年創刊,文章皆通過同行評審,目的在於鼓勵亞洲的研究員、教師、戲劇教育工作者等分享戲劇教育工作的想法與實踐經驗。除此之外,我們亦歡迎亞洲以外地區的稿件,好讓讀者對世界各地戲劇教育工作及論述有更全面之認識。

2012年出版的《亞洲戲劇教育學刊》第三卷,初步構思的主題是「創造轉變,一生追求」,所牽涉的範圍包括學校、社區或其他脈絡下施行的戲劇教育,投稿文章可涉獵以下方面:
  • 創新的學習形態創意教育
  • 關於個人成長與社會轉變的戲劇教育
  • 學前學校教育
  • 成人教育職業或專業訓練
  • 長者劇場
我們亦歡迎其他相關範疇的文章。以上主題建議或包含許多不同的學術範疇,請 閣下的文章盡量回應主題中的重要概念。

投稿須知如下:

英文文章長度為6,000字,中文文章長度為9,000字,須依照APA格式寫作。我們亦接受較短的文章(約1,000字),包括工作反思、宣言、論文摘要、辯論、會議節目回顧、書評、影像或設計等。所有文章只接受可編輯的Microsoft Word 或 RTF 檔,PDF 檔恕不接受。

請於2011年10月31日之前把文章寄到tefo.DaTEAsia@gmail.com或有關編輯。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編輯
張秉權 舒志義
二零一一年六月廿九日

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

[活動] 天狼們的曼陀羅華-聯校生命教育音樂劇場

天狼們的曼陀羅華-聯校生命教育音樂劇場

樹影戲劇教育製作 未來成長學系列(Growtholgy in Hope)



「跟小時候有過的坦白、好奇、敏銳決裂,就是成長嗎﹖
把坦白、好奇、敏銳的孩子隔離在精神病房,就是正常嗎﹖」

一位孩子,去年十月在校內選擇離開人世。他遺下了長達五千字的遺言,自述了童年時便對別人的一言一行、對是非黑白、對世界一事一物的判斷和觀察十分敏銳﹔當步入少年時期,他卻被判斷是思覺失調,被關進精神病院。他一舉手一投足都拼命按規訓以做,他便獲釋,回到校園,卻為保護家人和同學的尊嚴,與校方發生了衝突﹔最後,無論人認不認同,這位敏銳的孩子,便帶著難以想像的憂慮離開了。

他叫天狼,是銀河系最亮的星,是他自己改的名字。他是孤單一人嗎﹖他是「個別案例」嗎﹖還是有更多他的同路人,也在默默受苦﹖希望和啟悟之花,會在他們腳下盛開嗎﹖

《天狼們的曼陀羅華》將改篇自他的故事。本演出由香港藝術發展局、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提供場地資助。本劇演出的創作演員來自六間中學、共12-15名學生,也有老師。他們都接受過中學不同形式的戲劇教育而接觸戲劇,部份是學校劇社成員,或參與過校際戲劇節,或參與過英語學話劇課程。

導演、編劇
鄺穎怡及創作演員

音樂創作
蕭綺淳、賴家螢

演出場地
前進進牛棚劇場

演出日期及時間
8月6日晚上-----------8:00pm
8月7日下午-----------3:00pm
8月7日晚上-----------8:00pm

票價
成人 $80,全日制學生及傷健人士 $55
演出約1小時30分鐘,粵語演出,不設劃位

購票方法
親身到各售票地點購票︰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辦公室 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9號單位 (辦公室)
序言書室 九龍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
the bookshop (MCCM creations) 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地下

演出查詢
6604-8512 樹影 或 瀏覽 http://siriusmandala.blogspot.com/

票務查詢
前進進 2503-1630 或瀏覽網頁︰www.onandon.org.hk

================================================
本演出為『未來成長學』系列(Growthology in Hope)之一。本計劃志在推動本土有關「人的成長」的意識,地毯式搜索「拔苗助長」的情結和習性,探索「可持續」的成長理念、常識、技巧,通往未來。

[剪報] 要衝出台灣的音樂劇《渭水春風》

[ 信報財經新聞 2011-06-29 文/周凡夫 ]

要衝出台灣的音樂劇《渭水春風》

將近代歷史人物搬上舞台,往往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專程飛往台北觀賞音樂時代劇場製作的台灣原創音樂劇《渭水春風》的主人翁蔣渭水(1891-1931),便是一位近代人物,今年8 月5 日是他逝世八十周年的日子,但該劇於去年9 月在台北藝術節首演後,卻能叫好叫座,四個月後便在台中、高雄重演,八個月後的今日再搬上台北國家戲劇院(5 月20 至22 日共演五場),今年在澳門舉行的第八屆華文戲劇節(12 月14 日至20 日),更已敲定以該製作作為開幕節目。這是音樂時代劇場的「台灣音樂劇三部曲」的第三部,前兩部《四月望雨》和《隔壁親家》的經驗必然有助《渭水春風》的成熟,但在台灣能叫好叫座,衝出台灣後能有同樣反應嗎?這亦當是有關方面仍感到懸念的事。

《渭水春風》選取了蔣渭水於1921 年至1931 年他逝世前的十年間,於日治時期以非暴力方法從文化教育着手喚醒台灣人的革命者,是台灣當年帶領抗日運動的先行者中,最能刺痛日治當局的歷史人物。但因種種原因,在台灣卻幾被遺忘了,很多台灣人還是因為此一音樂劇製作才認識蔣渭水,甚至創作團隊,在此之前亦談不到對蔣渭水有何特別的理解。可以說,對台灣觀眾來說,蔣渭水仍是位似近實遠的人物,與其說是蔣渭水的事迹,將觀眾帶入劇場,毋寧說劇場復活了蔣渭水,讓觀眾發現蔣渭水,但雖如此,台灣大時代的歷史背景,與台灣觀眾血肉相連的劇情,全劇歌詞和對白用的主要是台語,還有個別歌曲是國語、日語,及原住民賽德克族語,那仍是較容易產生共鳴的事。

從歷史中來又不被歷史羈絆不過,作為台灣以外的觀眾的筆者,從鋼琴引子帶出的序曲開始,加上歷史性的照片,隨即進入帶點深沉的大時代的歷史中,在其後的三個小時內,便被三十多首歌曲、配樂展現出來的人物的遭遇,和情緒變化而牽引着,全劇告終時亦被現場那種突然爆發出來的熱情氣氛感染,隨着大部分觀眾起立鼓掌!

儘管全程要觀看中英文字幕,《渭水春風》仍能讓人看得賞心悅目,仍能讓人隨着劇中人物呼吸,絕對是一部很有可觀性的好看音樂劇,原因在於該劇既能從歷史中來,但又能做到不被歷史所羈絆,一切仍能按着音樂劇作為一個舞台製作的規律辦事,使整個製作能擁有音樂劇中的各種可觀性元素,同時更能避去了對蔣渭水這個歷史人物一些敏感的政治解讀,無論是「藍」、「綠」,甚至「紅」各方的政治陣營都得以各取所需。

在大時代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背景下,不僅有蔣渭水與陳甜帶點傳奇性的愛情,還有稻垣藤兵衞與李菜兩人在日本與賽德克族的民族仇恨下,更富戲劇性衝突的中日異國戀情;不僅有蔣渭水教化台灣民眾、創辦《台灣民報》、成立台灣文化協會、青少年讀書、新台灣聯盟、台灣社會問題研究會、組織台灣民眾黨……向日治政權爭取民族自尊和權利,還有更多的是刻劃蔣渭水與水野靜夫警官、佐佐木警官,和稻垣藤兵衛這群日本友人之間亦公亦私的微妙感情。此中原是枯燥的歷史事件,便完全融化在這些充滿各種各樣情感的豐富情節中,使整個演出內容變得無比豐富,節奏明快,全無冷場。

可以說,全劇仍採用了側重寫情、寫人,從男女情、家國情,這些最易感人的永恆題材上去着墨發展,並能擺脫對歷史偉大人物過度誇耀性的歌功頌德,將人物回歸到令觀眾感到親切的形象。這當會是《渭水春風》得以衝出台灣,仍能打動觀眾的重要條件。

音樂流暢切合情節變化豐富較戲劇情節更重要的音樂的處理,亦正是《渭水春風》另一能感動人心的地方。

《渭水春風》豐富的情節變化,採用了二十七首歌曲及連同序曲,間奏曲在內的七首樂曲來推進,這些音樂除《哀歌》選用了德賽克族的傳統歌謠,《勇敢的水兵》和《皇恩浩大》來自日本歌曲,全都是仍未夠四十歲的台灣作曲家冉天豪的原創作品,旋律流暢,管弦樂配器鮮明,而最重要的是每一首歌曲、配樂,都能切合着情節發展和人物性格,呈現出變化豐富的面貌。

同時最重要的是,全劇大刀闊斧地刪除了眾多歷史細節,祇選取了這十年間的幾個重要場面;甚至最後結局終場的處理,亦能作出大刀闊斧處理,甚至陳甜出家慈雲寺的後事亦省去,完全符合音樂劇不拖泥帶水的明快節奏。

這種節奏明快效果,旋轉舞台的造景設計發揮了很大作用,兩層高近乎實景式的設計,將慈雲寺、春風得意樓、大安醫院等眾多歷史場景,都能迅即轉換,全劇做到一氣呵成。此外,切合時代人物的服裝髮式,及配合劇情轉變的燈光,都能大大加強氣氛的營造;幾個群眾場面的群舞設計,亦添加了劇力的爆發力度,都能增加演出的感染力。

音樂方面更是不惜工本,採用了六十多人的管弦樂編制,由自歐洲學成返台發展的邱君強指揮長榮交響樂團伴奏,堪稱是「豪華版」製作;要與如此大編制的樂團演出,歌唱者的功力稍遜亦會不逮,能邀請創下三次贏得金曲獎紀錄的男歌手殷正洋和富有戲劇及歌唱舞台經驗的洪瑞襄扮演蔣渭水與陳甜,為全劇提供了穩重的中心,兩人不僅唱出了每首歌曲的情感,扮相外型同樣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此外,劇中各配角,甚至只是閒角,都有很專業的表現,其中尤以江翊睿演的稻垣藤兵衛、陳何家演的水野靜夫、徐詣帆演的塔道諾干、陳家逵演的林寶財,和葉百恂演的佐佐木,都能塑造出鮮明凸出的人物形象,演員的努力外,導演符宏征能統率這眾多元素與演員的演技相融,更見出非凡功力。凡此種種,都當會是該劇能衝出台灣,贏取掌聲的條件,和有理由讓人期待年底該劇在澳門的演出,亦能將香港的觀眾吸引「過大海」去觀賞。

周凡夫

[剪報] 挪威的Porsgrunn 戲劇節

[ 信報財經新聞 2011-06-29 文/鄧樹榮 ]

挪威的Porsgrunn 戲劇節

挪威有一個小鎮,叫Porsgrunn,十七年以來,每年6 月都舉辦一個國際戲劇節。重點是推介形體及視覺劇場。我看了兩個演出及參加了一個研討會。

第一個演出是《迷失的天使》(Lost Angels),由兩位演員演出, 男的是意大利人,但已在挪威生活超過二十年。另外一個是他的太太,挪威人——大概是因為後者,所以前者定居於此。導演是著名的意大利即興喜劇演員,幾年前米蘭小劇院(Piccolo Teatro)來港參加地中海藝術節,獻演果多尼的名劇《一僕二主》,他演口吃店主 Brighella,演技精湛。去年 1 月,我請他來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為學生主持形體劇場工作坊,並在持續進修學院主持了一個意大利即興喜劇的工作坊,反應熱烈。

雖然我們經常都說全球一體化,不過每一個民族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自身的文化特點,意大利人尤其如是。該劇的意念來自德國導演雲.溫達斯(Wim Wendes)的電影《柏林蒼穹下》(Wings of Desire),這齣電影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獲獎無數,迅即成為當代藝術電影的經典,對其他文藝形式仍不斷產生影響。

南北歐的文化差異

《迷失的天使》劇情如下:一個愛好拉小提琴的男天使下凡,本來想拯救一個要自殺的姑娘,但手槍走火,誤殺了她,悔疚的天使決定帶她上天堂,請求神接納她成為天使,神最初不允,男天使抗議,神無奈地答允。兩個天使在雲霧中生活,但女的不習慣,終日悶悶不樂。男的嘗試令她開心,便逗她一塊兒玩音樂,最初女的很興奮,但未幾便對音樂失卻興趣。兩人還經常吵架。最後女的不顧一切,逃離天堂,重下凡間。男的在天上閱報,接着聽到人間戰火連天,好不悲傷。最後,男的擔心女的安危,終於再下凡,去找失落的女天使。「鏡頭」一轉,女天使在凡間遊浪,見到一個喝醉了的男小提琴家,他用盡方法想自殺。女天使不忍,最後終於救了他,重回天上。原來那個音樂家就是那個男天使。

馬戲藝術小本成大事

不同人對這個戲肯定會有不同的理解:它可以是講宗教,也可以是講現世的男女關係,這是它在劇作上成功之處。至於演繹的方法則具備很明顯的文化指向性。

若果是中國人處理這樣的題材,肯定與現在的表達方法大異其趣。導演用了大量的西方音樂,有古典的(巴克),也有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理察.史特勞斯、馬里),也有現代的(菲臘.格勒斯),還有一些當代的北歐音樂。

這些音樂不僅具備西方某個年代的抒情性,還擁有明確的世界觀及對聲音的理解。表演上,由於導演與男演員都是意大利人,有着拉丁民族特有的身體語言與節奏感,呈現強烈意大利即興喜劇及性格小丑的奔放影子。相比之下,女的就較難洗脫北歐人的內向。於是呈現出來的,不僅是兩個鬥氣的天使,還是南歐與北歐的文化差異。

另外一個戲是來自西班牙的 Xirriquiteula Theatre,劇名叫 Call Me Maria。

這個戲講的是五十年代巴塞隆拿的一間酒吧,當所有人都聚精會神地聽着電台的足球直播之際,突然來了兩名美國水兵,他們帶來了樂與怒及背後的文化差異,中間自然少不了一個美麗性感的西班牙女郎的出現,她引發出眾男士的明爭暗鬥,以及一對年輕男女侍應的愛情故事,還有四個現場樂手作即場演奏。這個戲也是沒有什麼語言,但卻呈現另外一種劇場美學:馬戲藝術。四男二女的表演者,一名是兇惡的小醜老闆,兩名侍應及那個性感的西班牙女郎均是平衡高手, 一名水兵是雜耍藝人(Juggler) , 他把弄三個 Diabolo 的技術真是出神入化,另外一個水兵則是攀爬及玩呼拉圈能手。儘管人腳不多,但總算能撐得住個多小時。這個作品很受歡迎,在一個由貨倉改裝的臨時劇場演出,每場人數接近二百五十人,演了四場,座無虛席。對於這樣一個規模不大的戲劇節來說,已經相當不錯。

很明顯,近年陽光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在世界各地大收旺場,也間接帶動了這類作品的生存空間。它貼近娛樂層面,亦滿足人類觀看特殊技能的好奇心。不單如此,這種藝術形式亦為演員開闢了另外一種舞台表演的可能性。馬戲藝術訓練是歐洲的傳統(俄羅斯及中國也是)。但香港則沒有這種正規訓練,或許這不是香港的強項,暫不須發展。但事實證明,這種表演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用動輒就是陽光馬戲團的龐大格局,小本其實也可以成大事。

研討會部分是圍繞北歐最重要的當代戲劇工作者 Ingmar Lindh 進行,他來自瑞典,是歐洲形體劇場大師埃提安.狄古(Etienne Decroux)晚年的高足。他立志鑽研及發展臨近死亡的默劇藝術,可惜他於1997 年便離世,年僅 52 歲!他於八十年代在意大利 Pontremoli 建立的舞台藝術學院(Institutet for Scenkonst)培養了不少學生,特別是北歐人。他逝世後,由他的弟子接管學院,並遷回瑞典,他一生的追求可以分幾個階段:一、表演的實在性、完整性及抽象性,反映在表演的意圖與行為上;二、集體即興作為教學與創作的工具;三、藝術與創意;四、演員如何在不工作的時候繼續影響社會。

大凡有風格及具影響力的大師都會發問問題,Lindh 也不例外。他留下的問題未必有最終的答案,但肯定是他人也要問的問題。

我記得1994 年我參加塔什干(Tashkent)戲劇節,與他有一面之緣。今天重遇他的弟子,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鄧樹榮

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

[新聞] 教育局發展網上教育資平台

 [原文連結 明報 2011.06.28]

教育局發展網上教育資平台

教育局長孫明揚表示,教育局正發展「一站式」網上資源平台,由教育城提供相關平台及技術支援。

孫明揚今早出席「學與教博覽2011」開幕典禮時表示,為了配合現代資訊發達,社會事物瞬息萬變,二十一世紀的學習模式再不能單靠教師在課室單向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亦不能只靠傳統教科書作為單一的學習材料。

他表示,政府就課本及教材分拆出售,正研究如何改善課本與教材的供應,政府致力為學校提供優質和價錢合理的學與教資源,並為課本及教材巿場引入競爭。他指出,教育局亦正發展「一站式」網上資源平台,由教育城提供相關平台及技術支援,讓我們將教育局各部門及教育城多年來收集和製作的大量學與教資源整合,方便教師使用。他們亦會針對教師的需要,加強製作優質的教材及試題庫供教師使用。

政府在去年委託教育城發展的網上電子資源交易平台(EdMall),預期於九月份正式推出,為教師、家長及學生提供一站式選購電子學習資源的途徑,亦為資源供應商提供產品展示及銷售的渠道。平台服務包括數碼版權管理及付款設施,滿足各持分者的需要。

(即時新聞)

香港劇場工作者現況調查 2010-2011(TEFO代為發佈消息)

香港劇場工作者現況調查 2010-2011 (TEFO代為發佈消息)

此調查由香港戲劇協會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持,現誠邀本地劇場工作者(包括戲劇演出的台前幕後製作人員、行政人員、戲劇教育工作者及劇評人等)作答。

如有意接受有關調查,請於 2011年7月8日或之前 填妥以下資料,並電郵至 tefoadmin@gmail.com,本會 (TEFO) 將代為以郵遞方式發放此問卷調查予您。(每人只能索取一份問卷)

姓名:
工作現況*:全職劇場工作者/非全職劇場工作者 (*只可選一項)
郵寄地址:

備註:您所填妥的問卷調查答案及相關個人資料,均會嚴加保密,只限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處理及分析,保證不會向任何人士或機構展示。TEFO只代為發放上述問卷調查,並不會處理有關內容。

完成問卷後,請於 2011年7月22 日或之前 郵寄至 TEFO會址 (香港九龍太子荔枝角道93-95號友豐大廈 11/F 95室)。如有查詢,請致電 25110661 與本會職員楊小姐聯絡。

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

[活動] 香港真光書院 OLE 藝術發展科分享

 [明報 2011.06.21]

新高中課程的「藝術發展」,是「其他學習經歷」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高中三年內,均享有最少總課時百分之五的「藝術發展」學習時間(約135 小時),並透過多元化的藝術學習活動,如欣賞、創作、表演及反思活動去學習藝術。

香港真光書院於2009 年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資助中四級藝術發展科,邀請專業藝團為合作夥伴,共同發展以英語音樂劇為主題的有組織課堂學習模式。經過兩個學年的實踐,現舉辦分享會,歡迎各校教師出席;出席者均可獲派發教材套供參考。

日期:6 月24 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3 時至5 時
地點:香港真光書院
地址:香港鴨脷洲利東邨道一號
電話:2871 1214
傳真:2871 3110
電郵:hktlcoff@hkstar.com
對象:中學校長、課程領導者、其他學習經歷統籌主任、藝術教育學習發展領域統籌者、課外活動主任、戲劇教育工作者及藝術發展科、音樂科、視覺藝術科、英文科、負責話劇等老師。

[新聞] 四成通識教師:專題探究難知學生表現

[ 原文連結 明報 2011-06-21 ]

四成通識教師:專題探究難知學生表現    

【明報專訊】教協發表最新通識教育科問卷調查結果,超過四成受訪教師認為課程內的「獨立專題探究」未能真實反映學生表現,近九成更認為此部分對學生要求過高。有教師坦言,難以監管學生在過程中的表現, 「學生做了200 份問卷回來,但可能只是叫身邊10 個同學去做」。

九成教師:難照顧學生差異今次是教協第二年做同類型調查,以了解教師處理通識科情况,共收回769 個高中通識教師問卷,九成受訪教師認為「照顧學生學習差異」最困難,八成表示「處理獨立專題探究」有困難。

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調查以10 分為最嚴重,讓教師就整體通識教學壓力評分,壓力指數由去年同一調查的7.7 分, 微升至7.9分,顯示問題較預期嚴峻: 「本來預計第二年會有改善,但通識教師整體壓力評分不跌反升。」

此外,四成受訪通識教師反映,通識內的「獨立專題探究」未能真實反映學生表現,通識教師王庭軒舉例,他們可教學生如何制訂問卷內容,但不能知道學生的問卷是否真的是做回來, 「學生做了200 份問卷回來,但可能只是叫身邊10個同學去做。」

馮偉華又批評,獨立專題探究涉及探究內容、資料蒐集方法和統計學分析等教學,但教學時數嚴重不足,通識科教師人手亦不足夠。王庭軒坦言: 「很多時也要用課餘時間處理學生的專題探究,要用埋小息、放學後的時間。」

教局:已多培訓教師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教育局及考評局在2010-11 年度透過已設立的通識教育學校網絡計劃,為教師就「獨立專題探究」舉辦更多培訓。

[轉貼] 陳恆輝馬奎斯的七個劇幕

[ 星島日報(文化廊) 2011-06-21 文/黃子翔 ]

陳恆輝馬奎斯的七個劇幕    

看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舞台作品,宛如欣賞一幅千絲萬縷的西方哲學思潮圖譜,該劇團藝術總監陳恆輝,闡述這班大師的關係脈絡時,如數家珍。「貝克特(SamuelBeckett)影響了品特(HaroldPinter),品特亦同時受到卡夫卡(FranzKafka)影響,卡夫卡也影響了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他們先後炮製了《貝克特的迴光與足迹》、《卡夫卡的七個箱子》,以及即將上演、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經典作品《百年孤寂》的同名劇作,他不諱言自己深受這個思潮影響。「進行藝術創作,除了跟觀眾分享,還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

成長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陳恆輝,在中學時代開始接觸西方經典文學、另類音樂、實驗電影,當中,寺山修司是一個重要啟蒙。「原來舞台劇、表演藝術可以那麼好玩!」談到《百年孤寂》,陳恆輝的閱讀起點,就是寺山修司。「他在一九八三年拍攝的電影《再見方舟》,便取材自《百年孤寂》,戲中有許多片段都叫我印象深刻,好像其中一個角色突然忘記了自己和身邊的人與事,需要到處貼上標籤,提醒自己。另外,戲中又有一個能通往陰間的信差,亦有一個亡魂緊纏殺害自己的人,但兩人關係卻像朋友一般親密。」

陳恆輝覺得,藉着卡夫卡、馬奎斯等作家的筆觸,讀者彷彿通往一個扭曲世界。「但這或許才是現實。」另外,不同時候重讀作品,都為他帶來不同感受和得着,好像已經啃過三次的《百年孤寂》,他漸漸留意到馬奎斯跟自己的相似之處。「他的外公是一名上校,我的爸爸也是一個軍人;我和馬奎斯的外婆,都經常以『祖先顯靈』來警剔我們別作壞事,所以,對於他描寫家族、戰爭的文字,我愈看愈有共鳴。」

不側重西方作品

這次把《百年孤寂》搬到香港舞台上演,兩小時多的作品內,將摻雜上述叫他印象難忘的畫面,並以七段戲貫穿,每一段落均由一個重心人物作主導。無巧不成話,前作《卡夫卡的七個箱子》,「七」也是重要數字。「碰巧而言,也有演員想起七天創世的《聖經》故事。其實,如果時間多一點的話,演八、九段戲也可以。」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過往作品,包括多次獲獎的《卡夫卡的七個箱子》、《貝克特的迴光與足迹》、《巴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個夜晚》等等,予人感覺較多着墨於西方經典翻譯劇,但他反稱劇團不會因為《卡夫卡的七個箱子》大受歡迎,而側重西方戲劇的創作。「其實我們製作的教育劇場,就有不少以中國歷史為題的作品,譬如五四運動、鴉片戰爭、秦始皇,至於劇場表演,我們亦正計畫創作東方劇作。」他表示對佛學甚有興趣,觀眾日後或能看見充滿禪味的「愛麗絲」作品。

文、圖:黃子翔

個人簡介:

陳恆輝,愛麗絲劇場實驗室藝術總監,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二○○九年憑《卡夫卡的七個箱子》獲「第十八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獎(悲劇/正劇)和「第一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獎。

《百年孤寂》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上環皇后大道中345號上環市政大廈5樓

日期:6月24日及25日/8:00pm;6月25日及26日/3:00pm

查詢:27847938

[新聞] 賴聲川談戲劇 巡迴兩岸開講


賴聲川談戲劇 巡迴兩岸開講
[台灣] [原文連結 人間福報 2011.06.16]

【本報綜合報導】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去年獲大陸「中國新聞周刊」選為年度最具文化影響力人物。七月四日起,他將開設戲劇大師班巡迴兩岸,傳授自己「怎麼說故事」的秘密。

「這是我教學數十年來,第一次公開自己『導演的工法』!」賴聲川說,過去他在台北藝術大學,雖教授「集體即興創作法」,大多時候仍是教學相長。退休五年來,經過沉澱思索,「終於到了公開數十年心得的時候」。

賴聲川分析,台灣創作向來非常自由,造成創意雖然天馬行空,卻很難落實。授課時他將以實例解說多年體會的工藝精華,比如觀眾看「寶島一村」感動,但可知劇中光是年夜飯一景,位子怎麼排就是大學問,「可以寫一篇碩士論文」。

大師班將以台北為第一站,再巡迴北京、上海、杭州、新加坡,每地課程都將結合前面場次激發的新靈感,創造新內容,最後還將集結成書。由於賴聲川在大陸火紅,部分課程屆時還得出動保全維持秩序。台北場次限收三十人,報名六月二十日止,詳洽表坊官網 www.pwshop.com

[新聞] 中大莎劇工作坊 扮花激發創意 打倒標準答案 符OLE全人發展


中大莎劇工作坊 扮花激發創意 打倒標準答案 符OLE全人發展    

[ 星島日報(家長版) 2011-06-21 文/Elsie陳 ]

在新高中學制下,學生須完成約四百小時「其他學習經歷」(OLE),以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而戲劇亦成為熱門的學習課程,Elsie知道,香港中文大學為增進中學生對莎士比亞戲劇的認識,特意舉辦莎士比亞工作坊,並邀請三位講座嘉賓向全場二百位中學生,講解欣賞莎劇之道,並即場示範何謂創意,提升中學生的藝術層次。

戲劇界專家任嘉賓

相信不少讀者對莎士比亞的戲劇都有所認識,多年來,不少人都曾翻演過莎士比亞的劇作,如《馬克白》(Macbeth)、《哈姆雷特》(Hamlet)和《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andJuliet),劇中的角色和對白依然為人所稱頌。中大希望將莎劇文學推廣至中學,故今次舉辦莎士比亞工作坊,特意邀來香港演藝學院表演系主任莊培德(PeterJordan)、創驗劇場藝術總監鍾燕詩(Harriet)和TheatreNoir藝術總監葉遜謙(William)擔任講者嘉賓。

Elsie亦應邀參與工作坊,學習欣賞莎翁詩劇的方法,工作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Harriet講解莎翁擅長的音韻形式抑楊格五音部(IambicPentameter),並指出莎翁創作詩詞,絕非死板地按固有節奏而行,而是利用不同節奏反映劇中人物的心情。

工作坊的第二部分主題是創意,William向觀眾們提出一條簡單的問題,請大家扮「花」,Elsie立時將雙手變成托在下巴,場內有八成師生的動作跟Elsie一樣,William跟着反問觀眾「你們在甚麼地方學習扮花?為甚麼每位都一模一樣?」他表示,扮花也可千變萬化,只是一般人給傳統局限,就如傳統莎劇流傳數百年,創作人不受劇本拘束,發掘新視點演繹。

來到第三部分由PeterJordan傳授改編莎劇的秘訣,他指出古典戲劇有不少冗長的對白,現代人未必能接受,故可略為減省,但值得保留的是莎劇人物的性格精粹,他設計的角色直到現在仍有巨大的感染力,且莎劇給予創作人極大的想像空間,以不同的手法改編,可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工作坊結束後,Elsie同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學生傾過,中五級學生楊碧敏表示,在學校甚少有機會接觸莎士比亞的作品,但曾經借閱過《馬克白》,當時她只顧着查閱生字,因此覺得沉悶,現在才明白可從多角度賞析他的作品,包括音韻、角色性格和動作等,她打算重拾莎士比亞的名著。

幫助學生擴闊視野

另一位中五級生吳倩雯笑說,工作坊中「扮花」的活動最令她深刻,因為由幼稚園開始,扮花、扮魚都已有一套模式,從未想過運用其他動作演繹,表達的方法非常單一。「坦白說,傳統的學習模式重視學業成績,學生考試溫習都重視modelanswer,缺乏創意的表達,而新高中學制加入OLE,令我們有機會接觸更多事物,反而擴闊了我們的思維,學習變得趣味盎然。」

工作坊中,William曾以三種方式演繹莎劇《哈姆雷特》的著名對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並問師生哪一種方式屬正確,有些學生表示第三種,Elsie聽William講,根本沒有正確的表演方式,只是香港學生被「正確」二字薰陶太久,令他們遺忘了創意。「其實創意是與生俱來,懂得從生活的框架中,找出樂趣已發揮創造力。」

Harriet也稱,「在演藝讀書時,曾看過十多個不同版本的《哈姆雷特》,雖然故事內容大同小異,但導演的選擇取捨工夫,為整套劇帶來新感覺,這便是創意的魔法,而中學生更不應死氣沉沉地坐着,浪費無限的創意。」

劇戲教育優點多元

兩人都認為,劇戲是有效的活動教學,戲劇文本讓學生分析劇中人物性格,排練時則考驗學生的創意,如能否「活化」傳統編排,演出時則訓練學生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完全符合新高中學制中注重的「全人發展」。

Elsie覺得,莎士比亞是一代文豪,他創作的「四大悲劇」享負盛名,值得中學生一看,文學作品令他們認識西方文化和宗教,提升其文學修養,符合「其他學習經歷」中「藝術發展」的要旨,即發展學生的創意、美感反應及對藝術的批判思考能力。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新聞] 小學生演歷史劇 悟木蘭孝天祥忠

[原文連結 文匯報 2011.06.20]

小學生演歷史劇 悟木蘭孝天祥忠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婷) 除美術教育協會的水墨畫計劃外,馬鞍山聖若瑟小學亦將歷史故事戲劇融入德育及國民教育中,以啟發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藝術的了解。該校公民教育科兼訓導主任杜潔英指,透過「花木蘭代父從軍」、「文天祥捨身取義」等多個經典劇目的演出,深化學生對中國文化認知,體會傳統美德,幫助確立國民身份認同,而戲劇表演也比「坐定定」聽課更能引起學生興趣,事半功倍。

戲劇融合「國教」 練口才增自信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09年起先後兩次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逾40萬元,推廣「戲劇×國民教育」計劃,負責老師杜潔英指,學校早於10多年前已開始推公民教育科,近年又不時於話劇比賽中獲獎,遂想到將兩者融合,加強國民教育,學生除可認識國家文化歷史外,更可以培養口才及自信心,一舉多得。

「我是花木蘭!」「我是文天祥!」「我是孫悟空!」該校多名六年級同學,在分享自己曾飾演的角色時仍感雀躍。09年曾於學校大匯演中當花木蘭的陳曉嵐,對「孝」字有了更深體會:「除順從父母外,現在學會孝順更要付諸實行。」

文天祥氣節感動讀寫障礙生

有讀寫障礙的李嘉晉,曾演宋末三傑之一的文天祥,他笑言,文是著名文學家,對白比較長且「文縐縐」,背誦特別困難,但其捨身取義、寧死不降的氣節,令他相當感動。羅民翰則稱,戲劇加深他對國史的了解,吸引他更主動認識「四大名著」。

2011年6月17日星期五

[TEFO] Joe Winston 的大師工作坊


(可按圖放大) 

[原文連結 教協報(590期) 2011.06.06 文/舒盛宗]

上星期日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邀請了世界著名戲劇教育學者 Joe Winston 教授在港舉行了一次大師工作坊。 Joe 現任英國華威大學戲劇及藝術教育教授,專注戲劇於語文教學之應用,近期編著作品有《藉戲劇學習第二語言》。

根據 Joe Winston 教授的研究,戲劇在本質上是群體分享故事,主要以口語和肢體作為媒介,所以運用戲劇於語文閱讀課堂,不單能提供發展學生的說、聽能力的學習空間,更有助他們發掘及推敲文本,更能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主題、角色與情節。

Joe 就以一本名為 silence seeker 的故事書為例,與參加者分享怎樣運用戲劇習式來設計閱讀課堂。故事講述一個年約十歲的男孩從他媽媽口中得悉有新鄰居搬至,全家大小都是“a silence seeker”「尋覓寂靜的人」,男孩為要與鄰居小童結為玩伴,決定一起與小童四處尋找「寂靜」的地方。Joe就借用此故事開頭為 pretext,引導參加者想像城市中不同情景的聲音,帶出大量的英語「象聲詞」如:panting、grumbling、thudding等等。

及後 Joe 又用「老師入戲」(Teacher in Role)引發參加者分組用默劇表現不同的寂靜環境,如在教堂裡的 solemn and spiritual silence「莊嚴與神聖的寂靜」或在墳場中的 sad and soothing silence「傷感與撫慰的寂靜」等來帶出多個英語形容詞的用法。參加者透過多項的戲劇活動對故事文本有更深切的理解,亦對課堂裡帶出的英語詞彙有更確切的認識與掌握。

故事的完結更帶給參加者對文本無限想像的延續:第二天男孩發覺隣居一家已不見踪影;原來他媽媽並非說隣居是「尋覓寂靜的人」a silence seeker,而是 asylum seeker「尋求他鄉∕政治庇護者」。相隔多天,這故事仍然印在腦海中。

刊於 590期《教協報》2011年6月6日出版

[轉貼] 瑪利曼重英語戲劇 建學生自信

[ 星島日報 2011-06-17 ]

瑪利曼重英語戲劇 建學生自信    

港島區名校林立,其中創校逾八十年的瑪利曼中學,更是知名的傳統英中女校。

瑪利曼的畢業生,一向予人大方自信的感覺,一切實歸功於中、小學貫徹的英語和表演培訓。瑪利曼中學馬潔貞校長笑言,學生的自信心來自她們的語言能力和表演經驗,「大部分中一生來自直屬小學,英語能力已經有保證;而校方將英國文學定為獨立科目,一周有五節,規定為中一至中三的必修科目及中四至中六的選修科,由此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同時學習更多英語詞彙。」

瑪利曼中學並非採用「死板式」的英語培訓,反而在課程中融入語言藝術(LanguageArts)的特質,校方安排全體中一生出外表演集誦,建立她們的信心,並鼓勵學生參加本港和海外的朗誦和辯論比賽。

鼓勵學生外出比賽

另外,校方每年為中二及中四級舉辦英語戲劇比賽,學生更在比賽中擔任主導角色,由故事策劃、劇本創作以至道具,均親力親為。比賽進行時,學生將分為四個參賽組別,校內老師會從四組中挑選一組,代表學校出戰校外的校際戲劇節比賽。

馬潔貞校長指,瑪利曼的英語課程多元化,希望從朗誦、戲劇和辯論中,激發學生的創意。學生慣於在台上表演,自然流露出一股自信;而在創作劇本的過程中,學生習慣使用英語討論,並會閱讀名著找尋靈感,「有學生把莎士比亞的長篇悲劇《王子復仇記》(Hamlet)濃縮成二十多分鐘的舞台劇,並把一些幽默的情節加進這齣悲劇當中,這份創意令我驚喜。」

瑪利曼中學雖為傳統英語中學,但課程卻能因時制宜,不會墨守成規。在新高中學制中,通識科被列為必修科,學校為加強學生的通識訓練,在課程安排上全力配合,「學校安排老師專科專教個別單元,例如公共衞生由生物科老師負責;今日香港交由歷史科老師指導,讓學生能深入認識議題的內容,並以多元角度深入思考題目。」

通識科的課堂編排,亦非一成不變。在開始新議題前,各班別的課堂會合併,老師為全體修讀通識科的學生講解議題的概要及答題要求等;有時更會合併兩個班別,由三位老師一同授課,既讓不同組別學生互相學習,而合作教授的老師仍可檢視教學進度,以便補充更多資訊。

另外,學校為讓高中學生選擇心儀科目,在課程策劃上亦為學生定下五組選擇,每個組別可選一個科目,而組合的可能性多達二百五十個。其中更提供法文課程,供非華語學生選讀,「自主學習是學校的宗旨,不只課程有彈性安排,學校更給予學生會很大自由度,由學生全權組織活動。學生的領導能力,就是從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裏培養出來的。」馬校長說。

文:本刊記者
圖:星島圖片庫

有關瑪利曼中學的詳細報道,請留意六月十六日出版的第六十五期《親子王》。

[轉貼] 《撕殺之神》本地的英語劇場

[ 信報財經新聞 2011-06-17 文/聞一浩 ]

《撕殺之神》本地的英語劇場  

《撕殺之神》是進劇場與加拿大導演施崇梵,繼當代劇作《黑鳥》與改編希臘悲劇的劇作《安蒂崗妮》後,第三度合作的英語劇場。God of Carnage 原為法國當代女編劇雅絲曼娜.雷莎的2006 年作品,這次演出所根據的基斯杜化.咸頓英文譯本,則於2008 年在英國首演。

進劇場之前,香港話劇團已搬演了廣東話版本《豆泥戰爭》。這次直譯的劇名《撕殺之神》似乎更見傳神,將表面文明的會面背後暗藏的暴力與角力直接戳穿。

故事與人物很簡單,兩對父母,一雙小孩的衝突:Alan 和Annette 的兒子打掉了Michael 與Veronica 兒子的兩只牙,MV 安排了一次會面,由大人文明地解決這件事。

對白下暗藏暗湧

舞台上的客廳窗明几淨,明顯是中產家庭的起居地方,咖啡桌上零散的幾本書似乎原來是屋主用來彰顯見解的道具;一開始,好像已是事件的尾聲, 但在作結語後,Veronica 依然鍥而不捨地探問Alan 和Annette 他們兒子對打人事件的感覺,雙方對話明顯互相試探與有所進退;而交談期間,身為律師的Alan 不停地講手提電話,Michael 則不住插科打諢,Annette 不斷地為兒子道歉, 到Veronica 在講自己的非洲研究─連串的對白下是明顯的暗湧,Veronica 表面上明白這是小孩子間常見的糾紛,但暗地裏卻已將對方判了罪, 一直希望Alan 和Annette 能承認兒子犯錯,甚至受到應有的懲罰。

演出中Alan 與Veronica 的衝突最明顯,言語間大家由話裏有骨到明顯的針鋒相對,再到歇斯底里的互相謾罵, Annette 指出Michael 將女兒所養的倉鼠扔到街上,是謀殺行為,大家開始互相指控,顯示出所謂文明的脆弱和背後隱藏的野蠻本質,其後更推至瘋狂狀態,由Annette 點題的嘔吐,到將小孩打鬥推論到國際間的戰爭,反映了現在社會的虛偽。

劇情主要由四個演員的對白推進,互相緊扣與呼應,有如音樂上的四重奏,因此很考演員的功夫。

英語演出本地化處理

這次幾位演員節奏掌握得很好,演繹上則有不同的處理,李鎮洲的Michael 是誇張的,而紀文舜的Alan 則較為沉實, Veronica 的爆發式處理與Annette 的又有所不同。因此,到後來大爆發時,那種荒謬感就更為強烈— 當Alan 失去手機,頓覺人生被毀時,如小孩般擲東西椅子,最後頹然坐在翻倒的椅腳間,Michael 站在咖啡桌上跳舞,Veronica 與Annette 酒後的大叫與大跳,把情緒推到極致。

雖然是英語演出,但導演適當地作出了本地化的處理,如吃蛋撻、跑馬地球場與修頓球場的分別,以及Michael 偶而的廣東話對白等等,都令故事與觀眾更為接近。效果也是適宜與適當的。

進劇場這幾年以英語演出當代或近代的作品,可說是在戲劇界找到一個獨特的位置;英語與當代劇作有一定的觀眾,而且是不限外籍人士,而進劇場亦有相應的條件作英語演出。

其實,近年本地劇團開始演出當代劇作家的作品,香港話劇團以外,風車草劇團(《小心!枕頭人》),同流工作坊(《山羊》),以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新文本演出等,都能擴闊本地觀眾的視野,也有利未來西九文化區戲劇舞台的發展。

聞一浩

[新聞]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 香港館上演「質樸與浮華」

[ 原文連結 文匯報 2011-06-17 ]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 香港館上演「質樸與浮華」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pace,簡稱PQ)堪稱劇場設計界的「奧林匹克」,是全世界最大型,且唯一以當代劇場設計及劇場建築為主題的世界性展覽。1967年,捷克文化部為了慶祝萬國博覽會在布拉格而舉辦第一屆PQ,時至今日,布拉格四年展已經稱為劇場人每4年一度的盛會。

PQ 2011將於6月16至26日在布拉格舉行,主要包括「國家館」(Section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劇場建築」(Architecture Section)與「國際學生設計展─劇場藝術節」(Student Section-Scenofest)等單元,更會同期舉辦關於燈光、音響及互動裝置藝術的多個展覽和研討會。

今年代表香港出征的5位設計師及其入選作品分別是袁卓華(《解/不/了/解/不》音響設計)、陳焯華(《萬千師奶賀台慶》燈光設計)、陳志權(《魔鬼契約》佈景設計)、葉卓棠(《無際空境》佈景設計)、揚子欣(《三國風流》燈光設計)。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由受訪者提供

香港館的主題為「質樸與浮華」。陳志權介紹說,這主題正好反映這4年來香港劇場與社會的關係——香港的許多劇團變得很商業化,演出市場中出現兩極現象,一方面或許出於市場考慮,許多大型的演出湧現;另一方面一些小團因為資源限制或是堅持信念,反而集中做一些小型、貼近觀眾的演出。「質樸與浮華,當劇場中的資源與商業元素越來越混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作為設計師,不論是燈光、服裝,還是佈景,都面臨着選擇的境況。而我們該如何取捨?又如何在我們的作品中反映出自己的態度呢?」陳志權說。

在長7米,寬5米,高約8米的空間中,5位設計師展示自己的入選作品之餘,也要以自己的方式來回應「質樸與浮華」這一大主題。整個場館的設計也十分切題,從外面看來像是仍未撤去棚架、裸露出石屎的未完工大廈,裡面卻是金光耀眼,如酒店大堂般富麗堂皇的所在。原始與豪華的矛盾,指向香港社會尖銳的兩極分化,也在在顯露出設計師們眼中的劇場生態。

創作與後創作

至於如何在自己的區域展示作品,每個設計師會選擇不同的方式。燈光設計師楊子欣就選擇了最簡單明瞭的方式。「燈光是一瞬間的東西,很難用另外一種方式去表達。我在佈置自己的角落時,想的是怎麼讓觀眾可以看到當時我創作作品的那個時刻。我展示的作品是香港舞蹈團的《三國風流》,我把比較重要的演出時刻剪成片段,在現場播放出來。」

陳志權則把為香港話劇團劇目《魔鬼契約》所設計的場景模型放在了自己的展示區中,下面的地上放上一個四方框,裡面鋪了一些泥土,栽種一棵小樹苗。在模型的上方再放置小電視播放演出時不同的場景變化。「在香港,money-minded很厲害,樓的租金都好貴,不論政府是不是支持,做藝術家都很艱難。我想,在香港做藝術就好像是在中間的路上種樹,在水泥路面上挖開一個小洞,就讓你在裡面生存。基於這樣的感覺,我在現場安排了一棵小樹苗。」

葉卓棠的展示則最為複雜,他在現場打造一個裝置作品,在自己的原有創作上再發想,延展出新的意思。「展館的空間展現出質樸與浮華,對我來說,這本身就是對劇場生態的一種比喻。在這樣的生態中我們要如何自處,其實就已經影響了我們如何在這個場景中處理自己個人的那塊區域。」葉卓棠說:「原來的舞台作品和這次的展示,幾乎可以說是兩件事,這次的展覽可以算是一次『後創作』,用新的態度和想法,通過另外的視角去重新創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抽離出來,看自己的過去。一方面,我想讓大家對我本身的舞台作品有一個即時印象,我把模型、草圖、錄像紀錄等很簡單地擺在那裡讓大家看;令一方面,又重新創作了一個裝置,既包含了對當時那個作品的想法,也把當時在那個佈景中出現過的一些東西重新組合,變成一個新的作品。」

權力金字塔

現場可見的,將是一個壓在一張輪椅上的浴缸。浴缸中有七個塑料箱,裡面都裝了半箱水,其中六個箱子中擺放煙斗,中間的一個則裝着一條黑色金魚。在塑料箱和浴缸的空隙中放置了很多對穿過的黑色鞋子,男鞋女鞋都有。這些鞋子擠滿了浴缸中的空間,更不可遏止似地流瀉出來,一直散落到地板上。葉卓棠說,整個裝置就像是一個權力金字塔,「浴缸是一個很華麗的東西,它有些石屎面,所以也是一個城市的象徵,其中養活了一班掌控權力的人。」這些位於頂端的高層人士就像是那條黑色的金魚,困在簇新漂亮的塑料盒中,透過盒子半透明的表面,凝望着整個場館高處的一盞紅色水晶燈。那些鋪滿地板的黑色鞋子,則是權力下層無數奔波勞苦的大眾,然而被排斥在核心權力外層的他們,才是支撐着整個富麗城市景觀的基石。「裝置中的浮華的狀態,很像香港的浮華景象,或者是舞台的浮華景象。」葉卓棠說。他更在地面上放置一塊鏡子,當觀眾看向地板上的鞋子時,會自然看到自己鞋子的倒影,則不難想像,自己也是被那權力籠罩甚至擠逼出來,營營役役勞苦奔走眾生中的一個。

作品中的核心價值,都隱隱呼應「質樸與浮華」的香港景象。

白紙工作坊

另外,由「舞台設計師、技師、劇場建築師國際組織」(OISTAT)與PQ共同舉辦的「2011布拉格四年展劇場藝術節」(Scenofest),也將於6月16至26日同步舉行。其活動包括了「六大劇幕」(Six Acts)、「設計演作」(Design as Performance)以及「專業劇場工作坊」(Workshops)。香港資深舞台設計師曾文通的「白紙工作坊」在全世界200多個提案計劃中脫穎而出,獲邀參加「專業劇場工作坊」環節。

曾文通說,工作坊希望通過白紙這一最為簡易,也最為原始而充滿可能的媒介來探索空間的原始含義,使學員在與白紙的互動中發揮最大的想像力,打造自己的藝術空間,建構身體與空間的關係。這個工作坊曾經在多個地方舉行,包括內地、香港、台灣、泰國等,參與人數超過1,000人,每次的成果都令曾文通大感驚喜。

工作坊主要分成兩部分,第一個階段,學員將探索自己的身體,讓身體感受物件,或由物件帶動身體的動作。到了第二個階段,學員將進行即興表演。現場變化出圓形「紙陣」,剛開始時,學員要在不能改變紙陣的情況下做即興,唱歌、頌詩等,甚麼都行,曾文通本人也將在現場即興處理音樂與燈光。到了一定的時候,學員可以移動紙張,用遊戲的方式建立裝置作品,建立其自我表達的空間。「這個過程,其實發掘表演者如何改變空間,身體如何與物件互動。」曾文通說,以往的經驗中,許多專業的劇場人士在參加完「白紙工作坊」後都十分驚訝其間的「意外」性所帶來的啟發。而這次的工作坊更會加入太極元素,讓學員用此極具東方色彩的訓練方式來和紙發生關係,相信西方觀眾會更感有趣。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http://www.pq.cz/en/

[新聞] 3000萬中小藝團資助出爐

[ 原文連結 明報 2011-06-17 ]

3000萬中小藝團資助出爐

【明報專訊】民政事務局撥款成立的「藝能發展資助計劃」正式出爐,落實每年發放3000 萬元,資助中小型藝術團體發展,預算每年可資助約20 個計劃,今起接受申請。有藝術工作者認為政府就支援新晉藝團跨出重要一步,但期望定期檢討,如成效彰顯,應增撥資助。

藝團籌得100 萬可獲200 萬資助

政府早前向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注資30 億元,15 億元用於藝術,每年發放3000 萬元作為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金,用於兩項資助。其中「躍進資助」屬配對基金,資助以2 比1 的配對形式發放,若某藝團籌得100 萬元,便可獲200 萬元的資助,資助上限為300 萬元。藝術團體須同時證明將獲至少100 萬元的現金收入,當中不少於四分之一須來自非政府機構。

申請門檻:百萬現金收入

獲批藝團在首2 年資助後可申請連續資助,資助期最長3 年。委員會主席鍾瑞明期望, 「躍進資助」能加強中小型藝術團體籌募經費的能力,並培養社會及商界對藝團的支援。而「項目計劃資助」則會提供上限200 萬元的資助,獲資助的項目總預算須不少於100 萬元(詳見附表)。

鍾瑞明表示,將邀請學者及各方專家組成專業顧問團隊,強調絕不會偏重任何一項藝術,而申請團體須按階段達標才可繼續獲資助,以確保資助運用得當。

劇團「春天舞台」屬商業機構,未符合申請資格,但行政總裁高志森對計劃表示歡迎。他指出,過去資助傾斜於大型藝團,最需要支援的新晉中小型藝團較難冒起,他認為「2+3」的資助年期,足夠看到一個藝團的成就, 「我希望2+3 不止是安撫年輕藝術工作者,而能提升至( 晉身九大劇團的) 上落台階。」他又期望計劃能定期檢討,有需要時增加資助。


躍進資助計劃

申請資格
申請人須證明已經或將會獲得不少於100 萬港元的現金收入(包括贊助、門票收入等),其中不少於四分之一須來自非政府機構對有關計劃的贊助及/或捐助

資助形式
可獲相當於實際現金收入200%的配對資助,上限300 萬元,資助期最長2 年,之後可申請連續資助


項目計劃資助計劃

申請資格
申請計劃必須非牟利,計劃的製作總預算須達100 萬港元或以上

資助形式
可獲上限200 萬港元的直接資助,資助期最長2 年


查詢網站:民政事務局(www.hab.gov.hk)

資料來源: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

==========

[TEFO 備註]

申請條款及表格:可按此登入相關網站

[活動] ROOFTOP VISUAL LECTURE by TJEBBE VAN TIJEN

PRESENTED BY CENTRE FOR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ROOFTOP VISUAL LECTURE by TJEBBE VAN TIJEN
Friday June 24th 2011 ~ 19:30 - 21:30 hrs

Mapping city memory as a basis for another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Citizen's action and the method of literary psycho-geography.
Experiences and observations Amsterdam ~ Hong Kong ~ Edo/Tokyo.

 TJEBBE VAN TIJEN的天台視象演講:城市記憶與城市規劃、民眾行動、文學心理地理學(文學心靈漫遊) –阿姆斯特丹、香港與江戶/東京
[文學心靈漫遊]是Tjebbe van Tijen倡導的網上社區文化旅遊。既可在家中溜覽、亦可在地上網。既提倡/促進文化旅遊,又極具文學性教育性,對歷史的觀照、文物的保育亦有重大的意義。

如油尖旺區的[文學心靈漫遊]網會提供該區同一地點,如上海街或榕樹頭古今不同年代的影像,再配上文學作品描述該地點的選段(可來自散文小說詩歌或其他文體)。
香港準備好接受[文學心靈漫遊]了嗎?

其實它須要的許多基本資料都已經存在。香港已經有許多中英文的故事和詩歌。還有小思在中文大學開展了的文學研究中心計劃,亦有香港英文文學的數碼庫網址。 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已經進入了數碼社交網絡的時代。我們的手提或一般不流動的工具,使我們擁有許多機會齊來建構香港的文學心理地理學/文學心靈漫遊,分享知識和文化。我們可以想像如何共同把書本的內容和片段與及歷史背景累積,又用上那些變得越來越輕便的手提電話和電腦與這些資料互動。大學專家乃至業餘義工都可参與合作…圖書館則可以安排專書的部份,而當人們漫遊香港街道時也可以上網閱讀或聆聽那些文學選段。許多長年累月沒有人看的書籍再也許會找到新讀者,或許又有人寫下新的感受,形容他們經驗的城市 – 他們甚至可以懷着文學心靈漫遊的考慮而寫作這些東西。

原文連結 及 詳情:

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

[活動] 2011 AATE Conference Chicago: Lakeside Reflections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Theatre and Education 2011

More than 400 theatre artists and educator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will gather in downtown Chicago and Evanston for AATE's national conference to learn, share, and celebrate the work in the field of theatre and education. Programming includes the keynote performance of the long-awaited finale of Suzan Zeder's award-winning trilogy, The Edge of Peace (commissioned by Seattle Children's Theatre) and AATE's Annual Award Ceremony celebrating exemplary theatre arts for young people in this country and beyond.

AATE’s national conference is 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artists, scholars, and educators who work with young people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classrooms, theatres, communities) to gather with individuals who have different areas of expertise—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ATE’s diverse membership is living proof that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atre and education is everchang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young people today.

2011年6月15日星期三

《課室的人生舞臺:以戲劇教文學》

《課室的人生舞臺: 以戲劇教文學》(作者:何洵怡)


戲劇教學不單是演戲,還有更豐富的意義。《課室的人生舞臺:以戲劇教文學》是以文學課為重點,指出戲劇教學的好處,如學生可在代入的過程中真切感受角色的情懷,思考人物的處境及生命抉擇,提升欣賞文學語言、風格等的藝術美,並透過編寫自己的作品,發揮創意。這就是潛移默化的情感、思考、美學教育;學生在自我探索和小組合作中對人生有更深刻的體會。  

教與學要得其法才能獲得最大成效。本書闡述如何把獨白劇、提問角色、朗讀劇場、作者多重聲音、座談會的戲劇教學理論和技巧融入文學課堂;推而廣之,這些方法甚至可適用於其他人文和社會學科。在活潑的戲劇教室,學生演繹形形色色小人物、風雲將相、古今文學家,臺上臺下經歷悲喜共鳴與學問交流。本書劇本舉例詳盡,實在是有志戲劇教學者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何洵怡現為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年獲學院頒發「優秀教師獎」。她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和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獲香港大學教育文憑,後取得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學博士學位。她的研究和著述豐富,範疇包括《詩經》、現代小說、翻譯文學、戲劇教育。

「作者多年來一直致力把戲劇融入文學教學,累積了豐碩的教學成果。是書以作者個人的教學實踐與經驗為例,探討運用戲劇來教授文學的意義、理論、原則和方法,所論全面而詳盡,極具參考價值。戲劇教學支派繁衍、教學模式眾多,作者不囿於某家某說,集中探討朗讀劇場、獨白劇及提問角色等不同的戲劇形式如何教『活』文學課堂。縱觀本地以至其他華文地區戲劇教學的著作,這論述的角度與取向可謂開創先河。當中獨白劇及文學座談會的實踐與研究,更屬先驅。」 ── 譚寶芝,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 原文連結 及 網上訂購 ]

[轉貼] [台灣] 《寶島大劇場》小劇場、城市空間與文化焦點

[ 原文連結 中國時報 2011-06-15 文/邱坤良 ]

《寶島大劇場》小劇場、城市空間與文化焦點

幾個月前台中PUB一場大火,讓台灣小劇場安全問題浮出檯面。若干營運已久的小劇場,不是使用項目與原登記不符,就是消防安全有待加強,甚至尚未取得使用執照。要讓現有小劇場空間完全合乎規定,牽涉的層面包括建築、消防、防空避難及土地使用,十分繁雜,但話說回來,若安檢無法通過,小劇場營運必受影響。

數十年來小劇場能夠一脈相傳,多係「小劇場」自己努力的結果。它不只是展演空間,也不單指非營利的表演團體,或實驗性、批判性濃烈的呈現內容,而是合三者為一的特殊劇場意象。以往它的屬性少為外界注意,無所謂安檢問題,即便近年政府釋放若干公共空間作小劇場,並給予演出補助,亦未針對場地設置一套安檢、管理辦法。

目前為止,中央與地方文化部門對小劇場安檢問題處理還算積極,且能與小劇場溝通,問題應不難解決。甚至小劇場的場地危機,也可能是它發展的一個轉機。尤其擁有最多小劇場的台北市,如能在檢討劇場空間的同時,審視它與都市表演||包括台北藝術節、藝穗節的關連,將對改善城市藝文體質有所助益。台北藝術節舉辦二十多年,形態年年不同,沒有連貫性,不易累積成果,更難塑造藝術節與城市空間、市民生活一體性,帶動城市藝文發展。台北藝術節期間,行走市區大街小巷,感受不到一個藝術節慶正在發生,遑論有專程為台北藝術節而來的外人。

台北藝術節之外,近年仿傚愛丁堡藝穗節(FRINGE)而舉辦的台北藝穗節亦是一個空殼子,同樣只學習國外案例的表面。愛丁堡藝穗節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表演團體有機會與各國劇團、藝術家、藝評家交流,就算以自費方式參加,也獲益匪淺。台北藝穗節本身尚未建立口碑,少了藝術盛會的氛圍,單純讓熱愛表演的年輕人DIY演出,對主辦者、表演者幫助皆不大,也不容易吸引觀眾。

台北藝術節或台北藝穗節企圖整合藝文資源、獎勵藝術創作,為城市行銷,構想甚佳,但應先建立品牌,探討國外藝術節何以能吸引各國藝術家、表演團體,揚名國際,也讓在地人以藝術節為榮。台北市文化基金會這幾年成立藝術節專責單位,積極規劃展演內容,應該從「藝術節」對症下藥。否則以台北市的藝文資源與觀眾水準,安排國內外表演團隊演出原本就不困難,台北藝術節如果只是一般性展演的串連,缺乏空間感與節慶感,就有違「藝術節」的積極意涵了。

台北市或可利用這次小劇場安檢事件,進一步評估小劇場、城市藝文空間與節慶的關係,確定台北藝術節慶運作的模式與經營目標,並研究以小劇場作為切入點的可行性。據台北市藝文生態,應能整合更多閒置空間作為小劇場,讓它的場地、表演團體與演出活動,成為都市藝文焦點,傳遞文化想像與創造,並成為城市景觀一部分。台北市如果繼續發展藝穗節,亦應建立獎助年輕劇場人的機制。讓台北市民先看到小劇場,再看到藝穗節與藝術節,而後才可能吸引外地民眾與國外觀光客來台北看藝術節慶。

以小劇場場地與表演活動融入城市空間,並以它為核心,讓更多人也能「小劇場」一下,並不妨害現有小劇場創作風格與營運模式,反而更能累積渾厚劇場能量。目前經常出現在大劇場或音樂廳觀眾,昔日也可能是小劇場常客,如有機會回到沒豪華建築物,沒有包廂,沒有舒適座位的小劇場,感受台上台下、觀眾與演員發出的呼吸聲,就能看到功利現實、擾嚷不安的台灣社會仍存在著熱力。

小劇場的存在攸關表演藝術的創造,亦為社會活力的展現。它與城市空間的改造需要一些軟硬體條件,不可能一蹴而成。但確定目標,長期經營,就能逐步達到效果,而且絕對比放煙火式的慶祝建國百年活動更具實質意義。不止台北市,其他城鎮的空間與小劇場關係,基本上都可如是思考。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轉貼] 以平庸心看莫扎特之死

[ 信報財經新聞 2011-06-15 文/陳鈞潤 ]

以平庸心看莫扎特之死


看中英劇團演《莫扎特之死》,心有顧慮:能否客觀寫劇評?先不說與中英的關係,作為電台歌劇世界節目主持,首先主觀不忿編劇彼德. 謝弗把薩里埃利——這位古典時期維也納首屈一指的歌劇作曲家,不但啟發了莫扎特的歌劇創新,也調教出滿門桃李包括貝多芬、舒伯特及李斯特——厚誣的歪曲音樂史實。然後是陳載澧這譯本,之前鍾景輝戲劇大師——評大師級的導演作品是又一壓力——已兩度執導演出(再加一部演薩里埃利的梅里阿伯拉罕捧了金像影帝的電影)的珠玉在前。而在1986 年我為中英譯莎劇《第十二夜》改成唐朝背景的《元宵》,周采茨看了二十分鐘就拂袖離場之後,我不知她有沒有看她姊姊周采芹兩年後執導香港話劇團的上海背景《第十二夜》,或讀過周采芹找我中譯她的自傳《上海的女兒》(當年十本好書之一);但周采茨丈夫黃浩義卻不旋踵找我譯《莫扎特之死》選段,供他在香港管弦樂團的《莫扎特之死》電影音樂會中間場演出用。所以我對本劇,太多主觀瓜葛,只怕難以客觀。

但看完中英製作,我放心寫這篇。

作曲襯托心計

當日下午在劇場空間圍讀拙譯的《今生》,男主角高繼祥演一名人人口中譽為才子而暗裏排斥他的自負不凡者,到臨退休前回顧今生才醒覺自己的平庸。我對該團的「鱆魚」兩巨頭說過:我對這主角的感受很有共鳴。圍讀後當晚高繼祥在我鄰座一起觀《莫》劇,提供了「劇境」,令我對劇本塑造出的自哀平庸的薩里埃利亦很有共鳴!就忘掉史實,設身處地從這「平庸」的角度去評本劇。

第一不平庸的,發覺是配樂的音響設計Frankie Ho。看《相約星期二》已讚賞他的《波希米亞生涯》選段——如棄熱選男女主角初遇的獨唱雙詠嘆調而取二重唱的O soavefanciulla。今回莫扎特和薩里埃利的曲目一般精選。最欣賞是二人初遇,薩里埃利彈奏傳統曲式的進行曲作品歡迎莫扎特初到維也納宮廷,而莫立刻把它變奏改成富創意的、日後成為《費加羅的婚禮》男主角首本名曲Non piuandrai。

何兄所編排的薩里埃利「原曲」,較近似而自然導向莫氏變奏。勝過電影中薩「原曲」完全是不同的另一首。

在配樂烘托下,盧智燊的薩里埃利非常可信地,從虔誠信主而努力作曲榮耀上主,到驚覺「神的寵兒」(Amadeus 原意)莫扎特才是真天才: 「粗鄙小子奏出神的樂聲」,而自哀平庸,繼而因妒成恨,要向上主報仇宣戰而害死其天才。盧善用聲線,一披上灰斗篷演老年薩里埃利就用蒼老腔調念白(除了一開頭用——演藝的King Sir 門生慣技——模仿鍾景輝朗誦嚷出「莫扎特饒恕我」);一脫斗篷露出華衣就回復盛年的陰險小人聲調:表面欣賞和力保莫扎特、暗中陷害他。自認作曲的平庸,和心計的陰險對照鮮明。

角色演繹到位

由於劇本多的是薩的獨白,劇情亦以他的心路歷程為主,這名主角,在大多製作中,很多時獨領風騷。相對地,莫扎特一角容易淪為只是一味傻笑的疑似弱智者甚至瘋子,而難以接受是天才。電影的侯斯演繹這角色就有這弊病:太多童真。他在與阿伯拉罕雙雙提名影帝而輸了時,直播所見的難掩失望表情,可和《歲月神偷》輸了最佳新人獎給「哥哥」李治廷的童星所流露的童真媲美!

黃龍彬卻是個很可信的莫扎特:一個天才神童,自小由父親操縱(奴役)巡迴表演,只有機會盡顯創意才華到了樹大招風地步,而缺乏社交人際技巧。他演來討好:不瘋不弱智,只是笑得率真而言語率直,敢言(即是肆無忌憚)地指出別人的平庸,毫不婉轉圓滑而盡得罪天下人——和薩里埃利的笑裏藏刀強烈對比,而自有其魅力!也印證了莫扎特走在時代前頭,在古典時期的音樂形式局限中創新的突破。比侯斯可愛多了。

同樣可愛的是胡麗英的康施坦莎,由初出場的「十三點」,經歷了生活的壓迫、薩里埃利的不道德交易要求等磨練,角色性格一直發展至世故和成熟。離開活在理想中不肯長大的莫扎特這結果,雖寡情而合理。

我也欣賞一群配角,吳家良、余俊峰兩名風使(即是「收風使」)在現代服裝設計下直是中情局特務型。盧俊豪的奧國皇帝,演活了附庸風雅,次次一句「就係咁啦」掩飾他的無知clueless。烘托他的是四大諛臣:薩里埃利加上葉進、鍾一鳴、尚明輝分別代表意大利黨、宮廷內侍、日耳曼共濟會的互相牽制權力平衡。也給了黃龍斌扮足四人聲線口吻搶白他們的表演機會。

處處可見導演功力

寫到這裏,綜合上面的感覺,該由衷讚賞處處見出導演的功力,在基本上薩里埃利一人壟斷大多戲份的原劇本局限之下,能給其他擔戲不論多少的演員各展所長,充分發揮綠葉——有時更能搶牡丹的戲!——的功能。中英傳統一向擅長ensemble演法,又一次得心應手的成功。一群代表不同程度不同背景的平庸大小人物,圍住一個不通人情世故天才,和一個忌才怨天( 「既生瑜、何生亮」之慨!)到了自封「平庸之神」地步的心心不忿庸才,彼此的衝突矛盾,擦出平庸中的不平凡火花,演了一台出色的戲。

看完有感:何必自卑?庸才也可以是悲劇英雄。平庸不是罪:但是因不甘平庸去忌才害才,就構成了悲劇英雄性格上的悲劇缺失tragic flaw!

陳鈞潤

[新聞] [新加坡] Drama to educate and promote social change

[ 原文連結 Channelnewasia.com ]

SINGAPORE: The Singapore Drama Educators Association (SDEA) kicked off the four-day SDEA Theatre Arts Conference 2011 with a networking dinner on Thursday night.

Held at the 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 the inaugural SDEA Theatre Arts Conference 2011 aims to serve as a platform for participants to share their ideas and knowledge, as well as examine how to apply the theatre arts to education, therapy and community building.

50 presenters from 12 countries will conduct a series of workshops and presentations during the event.

Highlights include presentations by Dr Helen Cahill from Australia, on using drama to effect social change, and Patrice Baldwin from the UK, on using drama as a teaching tool.

The Down Syndrome Association (Singapore) Drama Group will also present two short plays - "The Mice Wedding" and "Treasures from the Dragon Palance" from 1-1.30pm on Saturday.

In addition, the Association of Indonesian Migrants and Youths will stage a lunchtime performance of vignettes about eight Indonesian workers in Singapore, on Sunday at the same time slot.

Registration for the SDEA Theatre Arts Conference 2011 is now open.

-CNA/ha

[新聞] AT 84, DRAMA TEACHER SHOWS NO SIGN OF SLOWING DOWN

[ 原文連結 ]
[ This is Derbyshire 2011.06.11 ]


DR Dorothy Heathcote has been devoting her life to educating children and teachers about drama.

Even at the age of 84, she shows no signs of slowing down her career, which has already spanned more than 50 years.

The news that she was to become an MBE, for services to drama in education, in the birthday honours came as a surprise to Dr Heathcote.

She said: "I was completely astonished when I received the letter informing me and I had to sit down. But now I have got used to the idea I am delighted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ravelling to London to receive the honour in due course."

Self-taught, Dr Heathcote shows how drama can be used to help children and adults in challenging circumstances or with special needs. She is the ambassador for British drama and education and continues to travel extensively to promote her work. Her writing and models of practice are used throughout the world.

Four years ago, Dr Heathcote received an honorary degree in edu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Derby, when she was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best teachers of the 20th century".

Dr Heathcote was born in West Yorkshire but has lived in Spondon for almost 10 years.
After failing to progress as an actress, she fell into teaching and in 1951 was appointed staff tutor at the Durham Institute. Over the next ten years, Dr Heathcote's reputation grew as more people saw her teach.

In 1966, her work first appeared on film in Death of a President. She quickly became known to a wider audience and began travelling abroad to teach. In the 1980s, her work took her back into schools.

Later this month, Dr Heathcote will host 18 Palestinian students who will work with her on drama techniques.

She said: "It's amazing they want to travel all this way to be taught bu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them. Even after all this time, I still get letters from people I taught years ago."

[news] 通識教師人權觀肥佬

 [明報 2011.06.10 原文連結]

通識教師人權觀肥佬

【明報專訊】教院去年5月以問卷形式訪問全港791名通識教師,發現他們對人權法治觀念薄弱,人權知識「肥佬」,平均只有7.48分(17分滿 分)。逾三成受訪者曲解法治基本原則,認同政府為解決迫切問題可隨意解釋法律、支持警方拷問罪犯採證(見表)。負責調查的學者擔心,長此下去,本港人權、 法治等核心價值會名存實亡。

三成認為政府可彈性解釋法律

教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調查發現,逾三成受訪教師認為政府可彈性釋法,解決迫切問題;同時有近半數認為,法官審案時應考慮公眾意見,以及有兩成人認為審判重要案件時應跟從行政機構意見。另有近四成人認同,執法部門可以非法手段蒐證,如警方可嚴刑逼供。

調查同時顯示,通識教師願意為查案和防止罪行而放棄私隱,逾半受訪者支持執法部門為查案而截聯市民的電話等,另有多達八成人同意政府有權以加強治安為由,在公眾地方安裝「天眼」;多達七成半人認為,學校只要得到家長同意,即可強制未滿18歲的學生驗毒。

另外,調查同時要求教師回答17條人權相關問題,以每條1分計算,通識教師平均只取得7.48分不及格成績。被問及《兒童權利公約》中「兒童」的年齡界限時,多達84.1%受訪教師無法正確指出是18歲以下。

調查學者﹕結果令人震驚

負責調查的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梁恩榮直言,「結果令人震驚,因為問卷內的條文都是普世核心價值,應有九成人支持」。他批評政府一直忽視人權教育,調查發現多達四成通識教師表示人權知識不足以教學生,擔心長此下去會令人權、法治等香港的核心價值慢慢失色。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表示,許多通識科議題,如人大釋法等均涉及人權法治觀念,教師有必要認識。不少教師接觸人權教材後,始認識相關內容,認為調查結果不代表教師否定人權法治。

[招聘] TEFO: 歷史文化教育外展劇場演員及舞台監督招募

TEFO將會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合辦「歷史文化教育外展劇場試驗計劃」,藉著 12 場的學校劇場巡迴演出,提高教師和同學對香港歷史的認識和興趣,並吸引他們到訪香港歷史博物館。

現公開招募演員及舞台監督,詳情如下:
演出日期: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共12場)
排練日期:2011年7至10月
實際排練及演出的日期和時間,將依導演需求和演員協調後確認。

招募日期:
2011年7月

演員要求:
1. 年滿18歲;
2. 具戲劇演出經驗;
3. 有創作及演出教育劇場的經驗者優先考慮。

舞台監督要求:
1. 年滿18歲;
2. 具幕後製作經驗;
3. 有負責學校巡迴劇的經驗者優先考慮。

招募程序:
填妥「歷史文化教育外展劇場試驗計劃演員及舞台監督招募表格」後,電郵至tefo.admin@gmail.com;如應徵演員,請附上清晰的正面半身及全身照至少各一張(請註明「歷史文化教育外展劇場試驗計劃」演員及舞台監督招募)。

下載:
按此下載 歷史文化教育外展劇場試驗計劃演員及舞台監督招募表格

截止日期:
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

查詢:
電話:2392 2380(陳先生)  電郵:tefo.danver@gmail.com

[UNESCO]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the Arts: Call for Paper

CALL FOR PAPERS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THE ARTS
SPECIAL YOUTH PARTICIPATION EDITION

The UNESCO Observatory refereed e-journal,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the Arts, is based within the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Building and Plann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The e-journal  is a clearing house of research  which serves to improve practice in the arts, influence policy making, and benefi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rts in formal and non-formal educational systems across communities, regions and countries.

This special edition of the journal will be edited by Dr Lucas Walsh and Rosalyn Black from The Foundation for Young Australians.

We are looking for informative and thought-provoking papers that challenge or shed light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young people in the arts. In particular, we welcome papers that address young people’s active role in the arts and that position them not only as the target audience but as leaders and initiators of arts programs and initiatives.

Papers are invited that address:
  • The use of the arts to engage young people, including innovative and culturally inclusive models of engagement
  • Patterns of youth participation in the arts
  • The experience of young people as leaders and initiators in the arts including ar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 Barriers to youth participation in the arts and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se
  • The perceptions of young people of the role of the arts in their lives.
Contributions are welcomed from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across the a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in a wide range of formats that include articles, essays and reviews. Papers may describe research in progress as well as completed research. They may also describe projects or initiatives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scope of the edition.

PAPERS MUST BE SUBMITTED BY 31 JULY 2011.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is special edition or to submit a paper, contact the Associate Editor, Dr Naomi Berman, at naomi.berman@fya.org.au

For contributor guidelines, please refer to http://www.abp.unimelb.edu.au/unesco/ejournal/guidelines.html

[轉貼] 世紀.國民在教育﹕中國萬歲教育的同塑異樣 ——內地中學教師自白

[ 明報 2011.06.14 文/蔡朝陽 編輯/袁兆昌 ]


世紀.國民在教育﹕中國萬歲教育的同塑異樣 ——內地中學教師自白

【明報專訊】編按:今天中國國民教育的成果如何?或許在日本大地震後,部分內地網民幸災樂禍的現象,已是種啟示:情緒化的文化血緣認同,是否源於內 地歷史教育所灌輸的非黑即白?作者在內地任職中學教師,深知學生只能記住一種答案:「這種解釋以標準答案的方式出現,遵循便得分,違反即錯誤。」作者為自 己的孩子考察幼稚園時,看到學生勞作:萬歲書法。但願這不是香港「國民教育」的預告。

侄兒豆豆6歲時,在我家客廳看電視,正好放老電影《英雄兒女》,王成背覑步話機,大叫:「向我開炮,向我開炮。」豆豆大笑不止,說:「這個人這麼傻 的,怎麼叫向我開炮呢!」幾年之後,豆豆小學四年級,聽到我在聊天,談論美國的自由。豆豆嚴肅的指摘我:「叔叔,你怎麼崇洋媚外呢,你這個賣國賊。」

我反美,但我愛吃必勝客

出於對大陸教育制度的理解,我深知,這就是教育的成果。6歲時,豆豆的理解出自趨利避害的天性,等到小學四年級,他被別無選擇的、大陸一統的教育體制所塑造,聽到我在表揚美帝,從而義正詞嚴指摘我,良有以也。

我的教育生涯中遭遇到的孩子,很多都是在這樣的體制塑造的好孩子。他們按照主流社會輿論的模式,勤學苦讀,為了一所好大學,為了一個好工作,犧牲今 天以換取將來。在觀念上,基本上都同意《人民日報》、《環球時報》以及《新聞聯播》的觀點;對於國內,認為毛澤東是偉人,鄧小平也是偉人,薄熙來打黑是好 事,而2008年奧運會,則證明中國已進入盛世,萬邦來朝,形勢大好。對於國外,則認為帝國主義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最痛恨日本鬼子,看《南京》的時候 很多同學義憤填膺,同樣對美國具有天然的反感,認為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一有中美貿易摩擦,便認為這是帝國主義在挑釁我們。不過,奇怪的是,他們多數 喜歡吃麥當勞和必勝客。我曾經在一位學生的新年願望中看到,他希望將來吃必勝客的時候,不必老是考慮兜裏的錢夠不夠。

幼稚愛國園

在這個意義上,大陸一統的教育體制中,德育和國民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我們的德育的核心,就是愛國主義。這種教育,在幼稚園時期就開始了。2008年 上半年,我家菜蟲蟲(編按:作者兒子的暱稱)將要進入幼稚園,我跟他媽媽去考察一些幼稚園。城東藝術幼稚園令我很詫異,它以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為特色 的幼稚園,牆上懸掛覑孩子們的書畫作品,令人詫異的是,書法內容多數是「祖國萬歲」等大詞。我很納悶,這些尚在幼兒期的孩子,理解什麼叫祖國,什麼叫萬歲 嗎?起碼菜蟲蟲還不知道。另一所幼稚園,教室裏的一些教具,都是為了預備迎接奧運會的,「北京歡迎你」,五個吉祥物還釘在黑板上,由於做工粗糙,顯得很呆 滯。我了解,這些吉祥物並非手工課的製作,而是歌頌偉大祖國偉大成就的教具。這些幼小的心靈,能裝下奧運會、盛世這樣的概念嗎?不過,民族自豪感的培養, 就這樣從娃娃抓起了。

這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德育,在內地的學校體制內,有嚴密的教育邏輯。既有獨立的德育部門來統一管理,又在文化課中滲透,從而專門的德育和文化課互 相配合、有機融合,並行不悖。文化課最大的特徵,就是不鼓勵孩子們的懷疑精神,只需要單純接受一種官方指定的理論體系足矣。學生在12年的基礎教育中,多 數時候的基本任務,就是記住官方認定的唯一解釋。這種解釋以標準答案的方式出現,遵循便得分,違反即錯誤。這種機械性,最主要表現在兩門課上:一是政治, 一是歷史。語文雖有審美可講,但也無法置身事外。前幾年有個小學生的題目,問雪化了之後是什麼,標準答案是水,要是答曰春天,那就錯了。這是這種教育的方 式最著名的一個示例。數理化等學科,按理說應該具有科學精神才是,但恰恰這些學科也不推崇獨立思考以及質疑精神,因為一統的標準化考試,數理化的教育同樣 只需要對課本這一權威的單向服從。更有甚者,教科書本身所提供的事實也是可疑的。

「修理」聞一多

2008年我與郭初陽、呂棟等一群朋友研究了大陸小學教材中的母親與母愛專題(編按:後來這些研究結集出版,如左圖),得出的結論是,課文往往以似 是而非的事實,去教給孩子一個官方認定的唯一道理。除此之外,還有蓄意的刪除、修改文本等行為,以達到跟官方意志相♣合的目的。比如現在廣為人知的聞一多 的《最後一次演講》,痛罵獨裁,痛快淋漓,可是選入課文的同時,刪除了聞一多談論美國民主制度,以及美國在抗日戰爭以來對中國的幫助的內容。

獨立的德育是內地學校教育內容中重要的一環。一般的學校,都是所謂智育、體育與德育並舉,因而,學校都設有德育處這一部門。這是以推行國家意志為最 主要任務的實權部門,每學年都按照制定的程式有條不紊的運作。比如在各個官方節日,以眾多的文藝活動為載體,來強化國家意志。比如清明,以團委名義組織的 掃墓活動,祭掃的是革命烈士。今年清明節後我恰好帶菜蟲蟲去公園玩,看到烈士紀念碑下層層疊疊佈滿了花圈,都是各個學校以團委名義進獻的。5月有青年節, 開展紅歌大賽,唱的歌不能是流行歌曲,連《讓世界充滿愛》都不行,只能是《打靶歸來》、《團結就是力量》、《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等(編按:以上三例為 革命歌曲)。2009年60周年國慶,那天有個女孩在全校集會上,在國旗下講話,一開口便說:「祖國,今天是你60周歲生日。」我後來跟學生討論,什麼是 國家、祖國、政權、黨派、政府等概念的含義,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繫和區別,只是千萬不要在弄清楚之前就忙覑抒情,結果我們五千年文明,在這個女孩子的表 述之下,只剩下60年。

「他們被悲劇了」

最近最熱鬧的是黃藝博小朋友,他有五道杠,唯我獨尊,他敞開大衣的照片,像極了毛主席。但我並不譴責黃藝博。黃藝博是制度之殤、教育之殤。時代的流 行病症,只是這個孩子被傳染了,病入膏肓而已。抒情的高中女生也有,只是沒有像黃藝博那麼極端。我的侄兒豆豆曾經也有過,但他後來進入中學,醒悟了,叛逆 了。黃藝博以及他的父母都是這種教育的受害者,這個普通的並不富裕的家庭,他們被悲劇了,自己還幫覑維護這個制度。我們旁觀者,需要給以這個底層家庭,那 些被奴役與被損害的民眾以足夠的同情。

最令我害臊的一件事,是有一次,來自前東德地區的教育代表團來參觀我校,敝校的校長邀請他們參觀我們早上的升旗儀式和課間操。全校二千多學生和教 工,在晴朗的清晨,穿統一校服,迎覑朝陽,高唱《義勇軍進行曲》。然後在操場上,在大喇叭的高音指揮之下,幾千人排成整齊的佇列,表演名為《舞動青春》的 課間操。這一瞬間我很羞慚,就像我們在看北韓的《阿里郎》。我很不知道這些來自前東德地區的師生們作何感想,我自己的羞愧還在於,這一天我的包裹放覑的那 本書是密爾(John Stuart Mill)的《論自由》。事後,我採取了一個補救措施,從此給自己任教的每一屆學生,都看電影《浪潮》。

[文.蔡朝陽 編輯:袁兆昌 電郵:mpcentury@mingpao.com]

[轉貼] 從北京的一個藝術節想起

 [ 原文:信報財經新聞 2011.06.11 文/鄧樹榮 ]


從北京的一個藝術節想起


一個多星期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 西敏寺向英國國會議員演說,提到:縱使有某些國家如中國、印度、巴西等在近年興起,不過,領導世界的仍然是歐美。雖然這或許是外交辭令,見人說人話,見鬼 說鬼話,但這簡單的幾句話,畢竟道出了西方人的權力心態:雖然你們這些非歐美國家近年經濟起飛,但這個世界的價值標準,在可見的將來仍然由我們操控。殖民 時代,西方國家「明刀明槍」的來搶掠,霸佔,進而統治我們的家園。今天,他們雖然走了,但他們留下的制度及意識形態,仍然是我們的標準,當中可圈可點的, 就是文化,它廣義地包含藝術,品味及生活態度。

一個多星期後,我去了北京,中國的首都,在最前線地散發出這個大國的種種文化氣候。我應邀參 加了「第二屆東城區南鑼鼓巷戲劇節」,主持了一個講座及工作坊。整個節有十九台中外演出,由於時間關係,我只看了一齣小劇場作品《都》,描述北京十多年來 的變遷,不屬老舍《茶館》式的大格局,是屬於這一代年輕人的聲音,四男三女的業餘演員,夾敘事,夾演戲,以非常簡約的舞台手段觸動了觀眾,雖然嚴格地講, 演出還有不少可改進的地方,但這終歸是一次愉快的觀賞經驗。而更重要的是,我對這個戲劇節的執行承辦單位—蓬蒿劇場—有進一步的認識。

100 座位小劇場

蓬 蒿劇場始建於2008 年元月,是北京第一家由民間投資建設並正式獲得公演資格的小劇場,也是北京第一家在四合院基礎上保護性改建而成的小劇場。它令我想起我留法期間曾經工作過 的巴黎「金手劇場」,坐落於當年巴士底獄附近的一條小巷,也屬這種只有一百個座位左右,附設小型咖啡館的小劇場。不要輕看這些小型演出單位,正是這些小單 位實質地推動着巴黎、倫敦、紐約等大都會的戲劇文化。我坐在蓬蒿劇場裏頭,喝着咖啡,心想,中國戲劇生態,真的開始有一點轉機!

這個劇場的 創辦人,人稱「王醫師」的王翔先生,他原本是一名牙醫,是內地第一個從事人工種植牙課題的研究生,但因緣際會,他於1985 至1986 年間在京進修,第一次觀賞了話劇,立刻愛上了這門表演藝術。他曾經看過邁克.費雷恩的《哥本哈根》三十五次,這個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就是這股對戲劇的激 情,促使他思考如何可以為這門藝術做一點事情。最終,他決定要搞一所民營劇場。「蓬蒿人」即普通人的意思,王翔希望更多的普通人,在滿足了基本的物質溫飽 需要之後,也能進去劇場,走向心靈的高貴,不僅是觀看,創作戲劇,更重要的是像結構戲劇那樣結構自己的人生,使它達到無限豐富的可能性。這種思維在中國的 特殊情況下,尤其重要。

改革開放的高速發展,產生了大量問題,這些問題不是錢可以解決的。人的心靈在原有的價值觀喪失之後需要一個落腳點, 何去何從?藝術的興起為這個悶局打出了一個缺口,慰撫着億萬個心靈。參加我的工作坊的只有三分一是專業劇場工作者,其餘的是業餘戲劇工作者及觀眾。他們熱 愛戲劇,熱愛表達,熱愛發現。據說,單在北京,便有十多萬「飄移人」,即自由身的文藝工作者,天天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而奔波。有相當多的人打從第一天開始 便想成為李冰冰或章子怡,但亦有不少是想從事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

什麼是國際視野?

「泛娛樂化」在整個大中華地區迅速冒起, 高雅/嚴肅藝術亦不能幸免,面對這種局面,王翔是這樣想的: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是不能有物質及娛樂,但不能只有這些。他已經完全意識到多元化的重要性。因 此,蓬蒿劇場應運而生,實有其時代背景。這個劇場不單為本土的中國人提供服務,也為外國人提供一個遊藝消閒場所。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晚,他們都會在這 裏舉行戲劇即興比賽,嘻哈大笑的過一個晚上。但亦有一些嚴肅的外國藝團在這裏從事駐場計劃,創作作品。

東城區只是北京的一角,另一邊的朝陽 區也當仁不讓, 「九個劇場」也是近年崛起的一個重要表演場所, 「九」意味多,它有大小不一的劇場,大者有五百多座位,小者只有八十多,專演相聲。有的公開接受招租,有的被私人承辦,自己策劃節目。除了本土,它也兼顧 國際交流。我在那裏,碰見一個多年前參加過我在北京主持的一個工作坊,他原本在北京大學念法律,現在全情投入劇場工作,聽說今年還要跟孟京輝及另外幾個小 劇場人到法國阿維儂戲劇節演出。他給我一隻光碟,是他的《哈姆雷特機器》演出紀錄。他還說,他正安排《陰道獨白》的普通話版來港上演。

從他的眼光,我看出他的興奮,這種激情似乎已經超越了可能出現的生計問題。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我相信中國還有數以百萬計。

由於他與我都曾修讀法律,我希望他也能闖出一條自己的路。是的,我們真的需要多些「蓬蒿劇場」及「九個劇場」,具備本土理念及國際視野。但什麼是國際視野?

回 到文章的第一段。奧巴馬道出了一個事實, 「全球一體化」是「歐美領導下的全球一體化」,其他國家或地區休想做「一哥」!亞洲的很多政治家當然明白這一點,但他們的國民則不一定如是明白。「國際 化」這個詞語經常出現在某些香港人的口中,特別是在文化層面,好像只有這樣說才是政治正確,但究竟什麼是「國際化」?就以國際藝術節為例,以我的觀察所 得,在歐美,此等藝術節首先是照顧本國的藝術家,其次是地區內的其他藝術家,除非有特定的文化議題,否則他們一般都不會邀請亞洲藝術家,這就是他們的「國 際化」。但反觀亞洲的國際藝術節,除了是本國的藝術家,其次就一定是歐美的團隊,最後才是其他亞洲國家的藝術家。這就是我們的「國際化」。合指一算,我們 亞洲國家的文化輸出比起歐美國家少了起碼二分之一。

香港每年有「法國五月」藝術節,現在內地亦有類似的「Croisement」藝術節,也是法國的。

但 在巴黎,卻沒有每年一次的中國/香港藝術節,為什麼?這是一個文化政治問題?或是亞洲的藝術家真的不如歐美?這是否某種形式的文化霸權?大的如是,小的就 更不用說了。我曾經在酒樓裏目賭一名年輕少婦,喝罵自己的年幼女兒,禁止她說廣東話,要說英語。女兒心有不甘地照辦。我心如刀割,我從未見過一個人如此鄙 視自己的母語!就算將來她身家豐厚,我都會不屑一顧。這些畸形的文化現象,實是我們的文化教育官員及藝術工作者值得深思。

鄧樹榮

[TEFO]「老圍」戲劇課


(按圖放大) 

「老圍」戲劇課


[教協報 文/舒盛宗]

由香港教育劇場論壇申請得優質教育基金舉辦的「深化「古蹟劇場」- 教師協作計劃 」將於本月中完成。透過這項目,十九間中小學的老師帶領了他們的學生走進有四百年歷史的荃灣老圍,設身處地對當地進行探究,更在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的環境下作多角度思考,反思當今文化保育、人文關懷等價值。

當學生抵達老圍,就在教學藝人的帶領下,一邊遊覽老圍古老建築,一邊聆聽藝人為他們講述圍村歷史故事。 其中包括有近八十年歷史的東普陀寺及其創辦主持茂峰法師的事蹟。茂峰法師為有名高僧,四處弘法,足跡偏佈中國台灣,並曾獲日本天皇御賜袈裟加以表揚。 有傳法師就靠這袈裟在香港日治時期把要入村捉捕村民的日軍嚇退。這袈裟現時仍存放在法師的寢室內,學生們就在那裡親身視察法師當年的生活痕跡。

遊覽完畢,學生就開始他們的戲劇課堂,全部教案都是由他們的老師與教學藝人合作編寫。這些課堂有在祠堂,或在東普陀寺進行;也有在將要拆卸的老圍公立學校的操場上進行,全視乎老師們為他們的學生所選取的前設文本(Pre-text) 。在不同的「古蹟」場景中,學生進入特定角色,對教案設定的時、地、事件、人物的思想、感受、行為進行探究。

整個過程中,學生們表現非常投入,不停地進出角色,並一起建構戲劇內容發展,以想像與理智結合,不停思考,檢視及分析各式人士的意見和觀點,並從中作出抉擇。 筆者希望曾參與是次「古蹟劇場」計劃的老師們能把這種學習模式延續到他們日常的課堂內,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有趣味,更有成效。

[轉貼] 一切因變性而起

一切因變性而起

[ 信報財經新聞 2011-04-27 撰文楊慧儀 ]

《忘記那話兒》是劇團Metro-HolikStudio 的新作。劇團2009年成立,主要人員三人。編劇卓柏麟是演藝學院第一屆碩士編劇班畢業,本科浸會大學傳理系,當過電視台和廣播電台編劇,也參與過不同大小劇團的劇本創作,筆法和對劇本的結構感彈性甚高,主流的小眾的都能寫。導演陳焯威中文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考進演藝學院學導演,2009 年獲藝發局戲劇藝術新秀獎,除了自己導演作品之外,亦為一些經驗老到的劇場導演當過副導或執行導演。編、導二人大概都是二十多近三十歲吧,看他們的作品初露火候,勝在未過於老練,編、導原創作品大膽嘗試而不流於天真簡單。有了這對好搭檔,2001 年演藝學院表演本科畢業的劇團主演蔡澤民得到了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創作:勝在未過於老練

《忘記那話兒》說的是一個年輕男子爭取專家和身邊的人認同他進行變性手術的決定。主角Sam/Samatha 自覺的性別身份是女性,卻長了個男性的身體,認為只有進行變性手術,才能過正常的社會生活,讓個人的主觀身份認同(自覺為女性)與社會對這身份的定義(擁有女性的身體)吻合。這主題衍生最常見的話題往往是:性別身份的定義是否只取決於某套性器官之有無?大部分進步的社會學家對這問題都持否定的態度,激進的甚至認為主觀的性別身份更該受社會尊重。《忘記那話兒》對這方面的立場是比較進步的,對主角的處境亦是同情和肯定。

因此,劇本的起點已經超越了主流意識形態對變性的價值判斷,而集中描述主角身邊的人怎樣慢慢接受和尊重他的決定和主觀性別身份認同。這主題亦決定了劇本的結構。

劇本的主要事件均發生於主角Sam/Samatha 與另個人之間,這些人包括他╱她的母親、他╱她最好的朋友、接受不了他╱她決定變性而跟他╱她分手的前度男友、在酒吧認識挑逗他╱她的男人,和評估他╱她是否適合作變性手術的女心理醫生。主角與這些人的關係大部分均寫得到位。好友剛知悉他決定時不安尷尬,最後不管他是男是女是對是錯,都對他呵護關懷,甚至為了爭取讓他穿起裙子在自己婚禮上當伴郎,與自己的港女未婚妻爭執、反目,以至分手,一段不離不棄的友情看得觀眾心頭發暖。演好友的陳小東在角色的演繹裏含蓄地用了很多小丑的演法,效果非常討好。

複雜內涵的展現

比較複雜的是Sam/Samantha 與女心理醫生的互動。醫生首先假設變性的心理需要是不尋常的,就是假設了人的主觀心理性別必然吻合醫學對生理性別的界定,因此亦必然假設變性是「不正常」的行為;加上她擁有Sam/Samantha 夢寐以求的女性身體和身份,而她的任務是決定是否簽字驗證他╱她心理上適合進行手術,這些都造就了二人之間存在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劇本在兩個角色之間寫了不少很有意思的對白,更加插了女醫生在婚紗店說出自己婚姻失敗的心理狀態,本來有潛質塑造非常立體的角色,可惜飾演此角的演員似乎欠缺探索這類角色的經驗,演起來比較平面。

最動人的是Sam/Samantha 與母親的關係。母親早已知道而且接受他╱她的性傾向,雖然丈夫棄她別愛,她獨立支撐印製結婚卡的小本生意(這也是劇本其中一個殘酷的幽默之處),照顧養育兒子,生活方式簡樸,心理生活卻可想像一點也不簡單。知道Sam/Samantha 變性的決定,一時想不開企圖燒炭自殺,獲救後漸漸接受他╱她的決定。寫到這裏,劇本卻沒有下一個浪漫大團圓結局,雖然母親獲救,燒炭一事對她的腦部已造成傷害,將會慢慢失憶,母子╱女惟有在這情況下盡量享受二人家庭僅有的幸福。

值得一讚的是飾演母親的郭翠怡,雖然身形和年紀都與角色不符,開始時稍嫌裝老的小動作太多,可能是對飾演此角不夠安全感所致;可是到了戲的後段與Sam/ Samantha爭吵和後來和解兩場戲裏,她流露的情感非常真實感人,甚至壓過了一直表現不錯的主角蔡澤民。香港劇壇缺乏女性的性格演員,區嘉雯之後,似乎沒有哪一位特別突出的,因此我對郭翠怡的期望很高。

《忘記那話兒》無論在對事件的探討、角色的心理、人物間的拉扯互動各方面,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劇本,導演亦能把比較複雜的內涵表現出來, 演員的表現也到位。

Metro-Holik Studio 是個潛質極高的劇團,期待他們下一個作品面世。

楊慧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